经验交流

             助阳药,又名补阳药,就是能治疗阳虚病症的药物。具有助肾阳、益心阳、补脾阳的功能,适用于肾阳不足、心阳不振、脾阳虚弱等症。


  肾阳为一身之元阳,肾阳虚则有畏寒、肢冷、阳痿、遗精、遗尿等症。心主血脉,心阳虚则冷汗淋漓、面色恍白、脉细欲绝或出现结代脉等。脾主运化,脾阳虚则完谷不化,便搪、泄泻、食欲不振等。


  由于祖国医学认为"肾为先天之本",所以助阳药主要用于温补肾阳。对于肾阳衰微不能温运脾阳所引起的泄泻,以及肾气不足,摄纳无权所引起的喘促,都可选用适当的补肾阳药来治疗。至于心阳虚,可用温里药或补气药治疗。助阳药性多温燥,凡有阴虚火旺的症状,应该慎用,以免发生助火劫阴的弊害。


  鹿茸


  【科属与药用部分】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各种雄鹿尚未骨化的幼角。


  【性味与归经】甘、咸,温。入肝。肾经。


  【功效】补督脉,助肾阳,生精髓,强筋骨。


  【临床应用】1.用于肾阳不足、阳痿、肢冷、腰瘦、小便清长、精衰、血少、消瘦乏力及小儿发育不良、骨软行迟等症。


  鹿茸是一味补督脉的要药,又能助肾阳、补精髓、强筋骨,适用于肾阳不足、精衰血少及骨软行迟等症。本品可单味服用,也可配合熟地、山萸肉、菟丝子、肉从蓉、巴戟天等同用。


  2.用于冲任虚损,带脉不固,崩漏带下等症。


  鹿茸髓补益肝肾,调理冲任,固摄带脉,故可止漏束带,用治崩漏带下属于虚寒症状者,可与阿胶、当归、熟地、山萸肉、淮山药、白芍、乌贼骨等配伍同用。


  此外,本品亦可用于慢性溃疡经久不敛及阴性疮肿内陷不起等症,有补养气血、内托升陷的功效。


  【处方用名】鹿茸血片(呈蜜蜡色,功效较佳,价较贵。)、鹿茸、鹿茸粉片(白色者称粉片,处方写鹿茸,药店付粉片,功效较血片稍弱,价较低。)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每次一分至三分,研细吞服。或入丸、散剂。不入汤剂。


  【按语】1.鹿茸甘咸性温,能峻补肾阳、益精养血,凡肾阳衰微、精血两亏,症情偏于虚寒的,用之较为相宜。但本品究属性温助阳的药物,对于阴虚阳亢及内热者均应忌用。


  2.鹿茸温肾益火虽与附、桂相似,但附、桂性热而刚燥,作用较速,如应用不当,即有伤阴劫液的弊害;鹿茸则性温而柔润,作用较缓,即《内经》所说:「精不足者补之以味」,是一味温养的药品。


  【方剂举例】参茸片《上海中成药》人参、鹿茸治体虚怕冷,腰膝瘦软。


  【文献摘录】《本经》:「主漏下恶血,寒热惊痫,益气强志。」《本草纲目》:「生精补髓,养血益阳,强筋健骨,治一切虚损、耳聋、目暗、眩晕、虚痢。」鹿角(附、鹿角胶、鹿角霜)


  【科属与药用部分】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各种雄鹿的老角。


  【性味与归经】咸,温。入肝、肾经。


  【功效】温补肝肾、强筋骨、活血消肿。


  【临床应用】1.用于肾阳不足、畏寒肢冷、阳痿、遗精、腰瘦脚弱以及崩漏等症属于虚寒者。


  鹿角功能温补肝肾而强筋骨,主要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各种病症,常与地黄、山萸肉、肉苁蓉、菟丝子、巴戟天、杜仲等配合应用。


  2.用于阴症疮疡及乳痈初起等症。


  鹿角既能温补肾阳,又有活血消肿之功,故常用于虚寒疮疡之症,有良好的消散作用,为外科常用之品,可配肉桂、白芥子等内服,也可醋磨外用。此外,本品又能用于乳痈初起,可用单味研粉吞服;如乳痈红肿热痛,可配合蒲公英、全瓜蒌、夏枯草、象贝母、金银花、连翘等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药物同用。


  【处方用名】鹿角粉(研粉应用。)、鹿角片(镑片应用。)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鹿角片:一钱至三钱,煎服。鹿角粉,内服每次三分至五分,每日二至三次吞服,或入丸、散剂服。外用适量。


  【附药】1.鹿角胶:为鹿角熬煎浓缩而成的胶状物。性味甘平。功能补肾阳,生精血,托疮生肌。适用于咯血、尿血、崩漏等症偏于虚寒者,以及阴疽内陷等症。补阳作用较鹿角为胜。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,须等其它药煎好,去渣后,再入药汁内,加温烊化,服用。


  2.鹿角霜:为鹿角熬胶后所存残渣,每斤残渣再吸入鹿角胶二两。功近鹿角而为稍逊,用法用量与鹿角相同。
分享到 :
0 人收藏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SjaSQTi 等级2 私聊 楼主
积分: 98 帖子: 88 精华: 0
发布
内容